上海松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人才建设对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1-07-25      阅读:1847

 

人才建设对包装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开始引进现代包装设计教育
    仅仅有二十几年历史,由于历史文化的断层和闭关自守,中国高等包装设计教育严重滞后,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定位于设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市场来看,对包装设计师的需求与日俱增,包装好不好,直接影响到销售,销售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生死兴衰,而现在包装设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差强人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要满足上述需求,必须在包装设计教育中采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文化底蕴是包装设计创新的基础
    当今中国包装设计教育落后的首要原因在于缺乏一种大文化观。当今包装设计教育所关注的还仅仅是“技法”本身,如技法的熟练、形式的张扬和视觉的满足等等,根本没有涉及到文化观念和思想信仰等深层次问题。
    文化和思想是无形的资产,是人类的、民族的精神内核,是包装设计创意的丰饶土壤。如果没有这些做基础,那么就会限制人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人的长远发展,将人的潜在能力扼杀在摇篮中。包装设计是创造性活动,僵化陈旧的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传统文化和理论的素养是探究、分析和创造的基础,增强文化底蕴和创立新思维比传授包装技法和包装历史更为重要,因为程序化的包装技法和过往的包装作品只会让人重复,文化精神和先锋意识则让人往前看,不断地开拓创新,开发人的智慧潜能。
    探求传统文化和现代价值的契合,是原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用现代的功能要求、观念、手法来表现传统文脉的形与意,不失为一种发展中国包装设计的良策。包装作品具有自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传承,熟悉中国传统包装文化,去芜取精,是寻索文脉、创作有中国特色的包装的重要途径。割裂包装现在与历史的,拒绝传统文化的汲取,而且认为这不重要,将会导致中国包装的无思想状态;失去中国包装生长的肥沃土壤,失去了中国包装的根。而将包装设计用西方美学框架来分析和探究,将原本不可分离的作品与其传统生硬分割开来,正是我们的教育现在走入的一个误区。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时也孕育了深厚的包装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的包装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只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其生命力,就能重新焕发光彩。如果我们的包装设计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那么它就是成功的设计。民族文化的积淀与迸发是包装设计的创新之源,在此基础上,才能树立自己民族的品牌。缺少*文化内涵的包装,就少了民族文化应具的外张力。现在,中国自己的品牌少,而且很多是模仿或者照搬西方的东西,就是太没有中国自己的文化底蕴,太缺乏创新精神,太缺乏包装设计创新人才。如果企业拥有*的理念、准确的定位、出色的执行和一贯的坚持,再加上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包装,一定能树立起真正影响世界的中国品牌。
    包装设计zui主要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其次是传达信息和美化商品。值得注意的是对现代消费来讲,后两种功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而且,消费者还提出了更高的“情感”方面的要求――希望包装(包装机械产品发展方向分析)能符合自己的个性、能给自己带来抚慰、能满足自己怀旧、浪漫的情怀等等。因为现在同类商品很多,消费者选择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以对商品也就越来越挑剔。
而文化正是能满足消费者情感需要的重要筹码,包装的文化内涵使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更为丰富,乐趣让消费过程值得回味,变得温馨。正是包装的文化内涵,满足了消费者的情感需要,成为购买的决策基础,使消费者牢记这一品牌。在此,情感有价,消费者愿意为情感付费。
    内地的大多数高校都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相比较而言,香港、中国台湾的传统文化教育则好一点。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谈到:“香港没有一个急切切断旧传统的过程;中国台湾一直有意延续中国的正统传统;而内地正处于一心一意化的过程中,新一代基本上是麦当劳的‘俘虏’,传统文化教育做得zui差。”中国台湾的核心文化仍是传统文化,小孩子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高校也注重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例如中国台湾的杨裕富教授特别注重新一代设计人才的传统文化的培养,他认为如果失去传统文化气息的熏陶,不可能设计出传承久远的作品,从他的研究成果《设计的文化基础》、《文化与空间设计》、《设计文化符码》可以看出他在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香港高校普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关中华文化传统中之儒学、美学、史学等领域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上都有所体现,促进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价值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使学生对中华文化价值系统及其在世纪的新意义、思想与文化的发展,获得较为全面之理解。内地的传统文化在文革年代被切断,很多有识之士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现在,在传统文化的普及方面内地仍存在很大弊病,例如中学课本上古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比例悬殊,让人触目惊心。现在的大学生对祖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等知之甚少、根底极浅;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们接触面广,求知欲强,可塑性大,这时候,给他们多加传授传统文化,有助于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并形成*的个性,对其思想、修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提高。
    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思维能力呢?有很多途径,首先要重新定位包装设计教育,不能太偏重技法训练,要增加一些文化和思想方面的课程,要强调各类知识之间的交流。例如各门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艺术与工艺技术的交流、设计与文学、经济、政治、法律之间的交流、中西之间的交流……
    文化和思想只有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擦出火花,在火花中迸发灵感,创新设计才得以产生。现在的教学很少教学生思想,文化方面的课程也设置得非常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所以没有教会学生思考艺术和设计的能力,导致很多学生除了套用既有的设计形式之外,没有什么精彩的创意。只有给学生培养一种大文化观,让学生不仅了解包装领域内的知识和业界的动态,还了解当今经济、文化、艺术、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建立一个大文化背景,再通过包装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包装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之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较高的理论素养。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经过长期耳濡目染,将在学生心灵深处根植下来,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养分。譬如易学文化、儒家和道家哲学、诗辞歌赋、古典艺术等知识,对包装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是设计师创造力的*的基础,我们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在设计教育上充分的体现这方面的分量。传授这些知识时,应把重点放在研究它们所体现和展示的思想上和深邃意境上,同时让学生充分领略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语言美、形式美。靳埭强、陈幼坚、陈汉民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不可能设计出如此优美典雅感人的作品。
一个没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师,没有文化的根基,纵然有再大的本事,终究不能不能成为*的包装创新设计人才。世界的包装设计大师都是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才有辉煌的包装设计成果。包装设计运用艺术与科学的合力,创造、美化、方便人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如果包装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创造出的作品,更不可能创造出影响深远的作品。
    三、社会、参与实践是培养包装设计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
    包装设计教育落后的原因还在于与社会的脱钩。现处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电脑技术的更新、新媒体的发展、包装技术法规的变化、包装材料科学的进步、包装防伪要求的提高、包装装潢风尚的日新月异,所有这些要求包装设计教育紧跟时代,紧跟社会。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和内容严重滞后,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社会上*手足无措,要继续学习几年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市场对包装设计人才有明确的要求,现在的教育并没有达到市场的标准,理应学校完成的教育,zui后是由企业代替学校完成的。中国的现代包装设计,一切都还不健全,所以更需要我们尽快转变思维方式,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现代包装设计的要求。在包装设计教育上来一场思维革命,把包装教育与社会生产、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生的设计实践直接与企业挂钩,将学生的产品直接介绍给大众和工业界,使学校包装教育与企业界建立起持久的。这方面法国做得特别好,例如兰斯高等艺术设计学院是一个历史的专业学院,在做设计时要求学生对要设计的东西进行功能分析,竭尽一切可能开拓自己的思维,建立一个思维图,获得初步的构思,然后把各个构思的设计理念详尽地写出来,zui后选择一个构思用实物表现出来。所有学生必须把设想在充分的讨论后付诸实践,做出产品,同学之间互评,老师指导,然后在商店或其它地方举办展览,将产品和理念推广出去。学生第三年基本上是在社会上实习,从事实践工作,第四年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做毕业设计。学生毕业后不存在适应社会的问题,马上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企业的欢迎。这种必要的实践课程,对包装设计这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质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教育不再仅仅是服务的、从属的,科技与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并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专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我们的包装设计与市场、工业化结合非常紧,这本身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把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让学生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工具和表现手法。由于文化生活的普及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装有了更广泛的需求。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充分利用各种短期实践的机会,有计划有目标地参观调研,真正接触社会,参与实践,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协作能力。设计学院包豪斯建立的教学、科研、实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是很有启发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学校的工厂为教学和研究提供实践基地,同时也为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后来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采纳。目前我国高校对包装设计使用的技术手段,表现了十分明显的传统观念,对影响包装设计的科学技术,也不是非常重视。例如包装材料方面,材料科学在信息时代发展很快,当前材料科学正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高科技含量的新材一个面向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及时的掌握材料的变化,熟练运用其*性能,才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四、结语
    社会需求是办好专业的必要条件和直接动力。社会对包装设计专业需求正处于上升趋势,包装设计方兴未艾,包装人才供不应求,目前它已成为令人倾心的行业之一,且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显然,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为包装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往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的误区。包装设计创新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我们必须明确包装设计即涉及逻辑思维又涉及形象思维,它既有技术性、艺术性,还有文化底蕴,把握好三者的结合是教师教好同时也是学生学好包装设计专业的关键。只有以大文化背景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着力点,才能保证包装设计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上一篇: 我国食用油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 塑化剂事件追踪与应对措施

下载此资料需要您留下相关信息

对本公司产品近期是否有采购需求?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