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风暴”席卷中国台湾,涉及食品包括果汁、果浆、奶茶、果冻、苹果派等近千款。这一股风暴不仅让人们对中国台湾进口食品多了个心眼,也对身边的各种饮料、方便面等心有余悸。为了消除市民心中的疑虑,在“塑化剂风波”后仍能吃得安心、放心,本期《优食家》请来了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教市民几招易学易懂的“防塑招数”,让我们的餐桌远离塑化剂!
知己知彼
塑化剂如何“粘”上食品?
此次事件的“元凶”塑化剂原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多年来不仅在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广泛使用,也会添加在橡胶、粘合剂、纤维素、树脂、电缆、混凝土、水泥与石膏等材料中,借此增加材料的柔软性,特别能增加塑料产品的韧性、弹性,使其更耐用。
“但在中国台湾的这次塑化剂风波里,塑化剂却被违法地添加到了食品当中。”蒋卓勤告诉记者,许多饮料的卖点在于味道、黏度,甚至色调。但油比水轻,所以油滴会上浮而导致分层,要把油均匀分布到水中,这就需要加入一些乳化剂使油水相溶,让饮料看起来更好看,吃起来更均匀美味。这种乳化剂,又称为起云剂,本来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却因工业上使用的塑化剂能起到相同作用,价格又便宜得多,才会被不法商贩添加到食品当中。
至于近期内地市场先后出现的“塑化剂事件”,更大程度上则是因为食品容器中的塑化剂“迁移”了,才令食品中出现了塑化剂。据报道,对于杭州溢香源香精中发现塑化剂,浙江省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工业协会会长黄仙堂就表示,除原料带入的可能性以外,是由装香精原料的塑料桶转移和迁移带入。
一目了然
哪些食品检出有塑化剂?
自塑化剂事件后,中国台湾食品顿时成了关注的焦点,不但很多中国台湾食品已经下架回收,仍在货架上销售的也不太受市民的欢迎了。“现在这么多中国台湾食品都被检出有塑化剂,我们当然是敬而远之不敢吃了。不过,听说内地也有些食品也被检出了塑化剂,什么香精啊、方便面啊,那这些东西还能吃吗?能吃的话该吃哪些牌子呢?”市民杨向记者道出了她的担心和疑虑。
为了让广大市民对近期的塑化剂事件对本土产食品的影响更了解,此次《优食家》也特别收集整理出部分已被公布的内地产“塑化剂嫌疑食品”,让你在购买和选择时多个心眼,直接将与这些已被列入“灰名单”有关的食品先拒之门外,在塑化剂迷雾中*地选择到不含“塑”食品。
防患未然
三招可防“塑”
已公布含“塑”食品吃不得,是否代表其他食品就可放心吃,大胆吃?蒋卓勤向新快报记者表示,目前发现塑化剂进入食品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非法添加,二是塑料容器中塑化剂迁移,因此普通消费者要“防塑”,必须从这两点出发,从小事做起,因为“普通市民根本不可能具备一些专业知识来鉴别食品里是否含有塑化剂,只能在选择食品和吃东西时更加小心,防患于未然!”蒋卓勤称。
1塑料与油“不兼容”
“塑料中出现塑化剂并没有问题,用塑料来装食品溶出一些塑化剂也不奇怪。
因为国家规定塑料中的塑化剂溶出量不能超过每千克食品中的0.5毫克,而且用了增塑剂的包装材料或容器不能用于包装脂肪性食品,不能用于婴幼儿食品包装。”蒋卓勤称,在塑料容器中的塑化剂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消费者一般无需担心塑化剂会析出。
不过,在平时生活中,除了要留意以上这些外,还要注意尽量不要让油脂类食物与食品包装接触。“用塑料容器装水、蔬菜和水果等非油性食品都没关系,因为油性食物会让塑料中的塑化剂析出得更多。”蒋卓勤举例称,比如平时吃早餐的油条、经常买的熟食、方便面的油包等,都极有可能令塑化剂较多地析出的。
2新鲜食物更安心
“现在被发现含有塑化剂的食品,基本上都是包装食品,所以远离塑化剂有一‘绝招’,那就是不吃包装食品,吃什么喝什么都不要用塑料容器,只用陶瓷、玻璃甚至木桶来盛。”蒋卓勤称,想要吃得安全放心,多吃些自己动手做的食物,比如喝饮料只喝白开水,或喝自己榨的果汁,装水的杯子用玻璃和陶瓷的;用调味品少些花样,一般用盐和酱油就可以了;要吃辣味的食物,就用新鲜辣椒来烹饪,不要用辣椒酱;吃粉吃面,尽量自己煮,少吃方便食品;多吃粗加工的食物,少吃精加工的,比如尽量吃新鲜的猪肉、牛肉,少吃猪肉干和牛肉干类的零食……在这些生活细节上注意了,不但能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又省钱、环保。
3温度越高越危险
除了要注意吃什么以外,怎么吃也是“防塑”的一大重点。蒋卓勤告诉记者,所有化学物质的溶出量和速度,都与温度大有关系。“一般消费者都应该知道,温度越高,化学物溶出量就越多。所以,我们的塑料袋、塑料瓶装食品,尽量不要装温度高的。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把塑料袋或塑料盒装了食品放到微波炉加热。买早餐时,也要留心不要用塑料袋装肠粉、油条什么的,除了有油容易让塑化剂析出外,这些早餐散发的热气也会加速塑化剂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