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华麟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中性玻璃推动药品玻璃包装的改进

时间:2011-04-07      阅读:139

  在德国法兰克福福美茵茨召开的第十届年会上,玻璃专家提出了3.3-硼硅玻璃和中性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化学稳定性和物理性能技术指标。其中,3.3-硼硅玻璃和我国的特硬料、GG17料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能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于线热膨胀系数控制范围不同,我国的这两种玻璃还没有严格规定线热膨胀系数控制范围。而中性玻璃和我国“中性”玻璃的性能差别比较明显,今后要积极发展中性玻璃生产,逐步限用我们原有概念的“中性”玻璃正在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在我国,低硼硅玻璃是使用多年的所谓“中性”玻璃,和中性玻璃相比,两者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别很大。我国的“中性”玻璃含硼量偏低,所以线热膨胀系数较大,颗粒耐水不能保持HGB1级。这是因为我国的“中性”玻璃材质较一般,所以反映在内表面耐水性也较差——中性玻璃内表面耐水可以保证达到ISO4802-HC1要求,而中国“中性”玻璃则很难达到。在标准ISO12775-1997《正常大规模生产的玻璃按成分分类及其试验方法》中,已经明确地将包装玻璃分为三种:中性玻璃、硼硅酸盐玻璃和钠钙玻璃。  

    在该项标准中,钠钙玻璃未被注明药用,中性玻璃则是*的药包材的玻璃,在国内制药行业也将其称之为安瓶玻璃、5.0玻璃或料,此处的5.0就是指其膨胀系数不大于5.0×10-6.由于这种玻璃的抗水、抗酸、抗碱能力均是一级,可以说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作为药包材,对确保药品质量,具有不可比拟的*性。

上一篇:如何清除喷码机墨水污染(墨水弄脏衣物怎么办) 下一篇:食品包装业跨入技术时代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