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德盈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保健品市场凸显三大顽疾

时间:2011-01-14      阅读:1153

  随着春节来临,保健品的广告、*打得火热,然而,由于保健品市场不够规范,各类保健品企业良莠不齐,再加上保健品的消费群体很大一部分为老年人,他们对信息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保健品容易成为节日消费纠纷的热点。
  
  保健品消费有点冲动
  
  本月初,张大爷在横街镇买早点时,有人发给他一张宣传资料,称第二天某宾馆有个关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的健康报告会,并有相关“专家”现场讲解。得了糖尿病的张大爷于是约朋友一起去听讲座,在所谓“专家”的鼓动下,张大爷花1920元买了4大包一个疗程的“药品”。没想到才吃了5天,就感觉眼花、走不动,浑身发痒。
  
  王在市区一家保健品销售处购买了四大盒1000余元的保健品,该产品宣称有抗疲劳,抵抗“亚健康”的功效,王服用几天后,意外发现自己所购买的保健品是2008年生产的,仔细一算,如果按照说明书所示的服用剂量服用的话,在保健品过保质期前自己根本吃不完。
  
  张大爷和王在面对保健品时,产生了相同的问题:因求医心切听信他人介绍,在没有进行全面了解后就冲动、盲目购买,以至于买了假冒或过量的商品。据悉,在对待保健品方面,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存在冲动或盲目消费现象,我市工商部门曾接到过不少此类咨询或申诉。
  
  七成投拆缘于虚假宣传
  
  市民的冲动和盲目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保健品市场发展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部门表示,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存在三大问题:虚假宣传、不择手段推销和售后服务差。
  
  据工商部门统计,七成保健品投诉缘于虚假宣传。主要体现在广告失实、故意夸大产品功效、隐瞒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等,尤以青少年长高类、老年人保健类产品居多。
  
  在推销保健品上,部分商家不择手段,有的以免费体检或医生义诊的形式进行,在取得消费者信任后便开始推荐产品;有的产品根本没有经过药监部门的注册审批;有的通过在社区、广场开设健康讲座、发送宣传手册等造势,诱使消费者购买产品;有的雇用“托”制造“购买甚众”的假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此外,售后服务难跟进。一些企业在推销保健品过程中吹得天花乱坠,一旦消费者使用后无效或者对人体产生了不良反应,向经营者交涉时往往被各种理由推脱掉,销售时的承诺也不予兑现。有些不良厂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消费者有问题无处可诉。
  
  保健品就是一种食品
  
  根据国家对保健品的定义,保健品其实就是一种食品,它并不能替代药物对人体的疾病进行治疗。因此,工商部门表示,消费者如果发现经营者在宣传保健品有很多疗效、可治疗百病时,就要对其正规性进行怀疑。尤其是老年人自身信息判断能力比较弱,不要急于购买,可事先征询子女或亲戚的意见。
                                                                                                         转自:中国食品科技网
上一篇:果蔬清洗设备运用广泛 下一篇:宛信机械---通向世界的桥梁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