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 年中国牛羊肉市场形势展望
时间:2016-04-08 阅读:2065
未来5 年中国牛羊肉市场形势展望
信息来源:《肉业产业资讯》
摘要: 2015 年上半年,受牛羊肉消费低迷、生产增加和进口因素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偏紧的状况有所缓和。3月以来牛羊肉价格持续下跌,养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预计未来5年,中国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消费继续增加,供求偏紧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牛羊肉价格会有所波动,但幅度不会太大,仍将保持高位。
1 2015年上半年形势回顾
1.1 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驱动下,我国草食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稳步推进,有效保障了牛羊肉、乳制品等草食畜产品的市场供给。2014年我国牛肉产量为689万t,较上年增长2.4%, 是近4年来涨幅zui大的一年;羊肉产量为428万t,较上年增长4.9%,是近7年来涨幅zui高的一年, 国内牛羊肉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有所缓和。2015年牛羊肉生产形势继续趋好,河北省1 季度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14.2万t和7.3万t,同比分别增长5.6%和5.1%;新疆1季度牛肉、羊肉产量分别为11.7万t 和12.4万t,同比分别增长3.1% 和6.2%;内蒙古1—5月牛肉产量为19.6万t,同比增长4.1%, 羊肉产量为21.8万t,同比减少2.1%。
1.2 养殖效益下滑
肉牛肉羊价格下跌,而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再加上水电、防疫、交通运输等各项费用的不断增加,致使肉牛肉羊的养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据对内蒙古赤峰市3 个旗多个村的牛羊养殖户调研,2015年5月,赤峰市活牛收购价为23元/kg,而上年同期为27元/kg,同比降14.8%;5月活羊收购价为12元/kg,而上年同期为16元/kg。按每头牛600kg出栏体重计算,育肥牛养殖户出栏一头肉牛亏损2240元左右,自繁自育户盈利200元左右。按每只羊50kg出栏体重计算,育肥羊养殖户出栏一只羊亏损240元,自繁自育户亏损100元。
1.3 消费需求低迷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从2014 年夏季开始,牛羊肉市场消费逐渐低迷, 除了餐饮业不景气、购买力下降、对牛羊肉的需求减少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牛羊肉价格偏高。2015年6月,国内牛肉集市价格是猪肉集市价格的2.7倍、白条鸡集市价格的3.4倍; 羊肉集市价格是猪肉集市价格的2.6 倍、白条鸡集市价格的3.3倍。猪肉、白条鸡价格的低位使其对牛羊肉的消费替代性增强,居民消费牛羊肉数量有所减少。
1.4 价格高位回落
消费需求减弱,牛羊肉价格高位回落。2014年牛肉平均集市价格为63.29元/kg, 较上年上涨了7.6%。2015年1—6月牛肉平均集市价格为63.47元/kg,较上年同期上涨了0.4%;2月达到64.75元/kg,创历史新高;受肉类需求减少影响,3—6月小幅回落,6月为62.46元/kg,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0.2% (图1)。
2014 年羊肉平均集市价格为65.41元/kg,较上年上涨了5.7%。2015年1—6月羊肉平均集市价格为62.96 元/kg, 较上年同期减少了4.5%;2月为64.99元/kg; 受肉类需求减少影响,3—6月持续回落,6月为60.54 元/kg,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6.5%。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3月以来,羊肉价格累计跌幅已达到2006年以来的zui大值。牛肉、羊肉价差持续扩大,已由2015年3月的0.05元/kg增加至6月的1.92元/kg,而之前长达5 年的时间都是羊肉价格比牛肉价格贵,价差曾一度达到7.59 元/kg。
1.5 牛肉进口同比增加,羊肉进口同比减少
2015年1—5月,我国牛肉进口量为14.30 万t, 同比增加8.4%; 进口额6.82 亿美元,同比增加18.2%,主要从澳大利亚(占进口总量的37.7%)、乌拉圭(占31.3%)、新西兰(占17.6%)、阿根廷(占11.0%)、加拿大(占1.7%)和哥斯达黎加(占0.6%) 进口。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1—5月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了20.6%,而同期中国从乌拉圭进口的牛肉数量增长了35.3%,这主要是由于中国
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均价比乌拉圭高30%所致。受澳大利亚牛肉价格上涨以及来自南美多国出口竞争加剧的影响,澳大利亚对中国牛肉出口呈下降趋势,而南美牛肉正快速扩大在中国的*。
受消费低迷影响,我国羊肉进口同比减少。2015年1—5月,羊肉累计进口量为11.55万t,同比减少23.8%,进口额4.19亿美元,同比减少31.8%,主要从新西兰(占进口总量的65.5%)、澳大利亚(占33.5%)和乌拉圭(占1.3%)进口。
2 未来5年市场形势展望
2.1 生产展望
预计未来5年,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有不同程度提高,牛羊肉生产的科技支撑作用将不断提升。通过农牧结合、舍饲圈养等措施,将促进牛羊肉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预计未来5年我国牛肉、羊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和2.8%,将高于过去5年的年均增长率。
2.1.1 政策支持是牛羊肉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国家相继出台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等;*也出台多项规划,如《全国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节粮型畜牧业发展规划》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效。据*定点监测,2014 年9月,300个养牛村肉牛存栏比上年同期下降1.6%,但比年初增加了0.6%;能繁母牛存栏环比增长1.2%,连续2个月环比增加,同比增加1.0%,扭转了从2009 年以来持续下滑的趋势。500个养羊村肉羊存栏同比增加2.4%, 能繁母羊存栏比近3年平均水平增加3.1%,肉羊发展明显快于肉牛。
2.1.2 牛羊肉科技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我国与世界主要牛羊肉生产国相比,牛羊胴体重还有很大的差距。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数据,2013年,我国的头均牛胴体重为142.3kg,世界平均水平是214.1kg,我国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6%,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拉圭的头均牛胴体重分别是351kg、344kg、263kg 和202kg;我国头均羊胴体重为16.0kg,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但和美国(30kg)、澳大利亚(22kg)、新西兰(19kg)和乌拉圭(17kg)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以看出我国提高牛羊生产水平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未来将充分考虑各地区饲草料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屠宰加工和区位优势等条件,科学规划肉牛肉羊生产布局。
2.2 消费展望
2.2.1 牛羊肉消费总量继续增加
随着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人们对牛羊肉营养价值认可度的不断提升,牛羊肉的消费将继续增加。牛羊肉属中肉类消费品,将继续受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影响,但大众消费需求预计持续增长,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消费呈刚性增长。除了对数量需求增加以外,居民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有质量认证标志和品牌的产品。
2.2.2 牛羊肉消费增速下降
与价格相对便宜的猪肉和禽肉相比,牛羊肉不具有价格优势,未来牛羊肉消费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价格高位的影响。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的选择更趋向于多元化,预计未来5年牛羊肉消费增速将减缓。
2.2.3 人均羊肉占有量年均增速高于牛肉
从人均占有量看,预计未来5年人均牛肉、羊肉占有量年均增长率为1.7%和2.1%,而过去5年分别为1.9%和2.6%。人均羊肉消费增速高于牛肉的原因,主要是牧区和穆斯林群众聚居区的肉类消费以羊肉为主且可替代性低, 人均羊肉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左右。
2.3 价格展望
未来5年,我国牛羊肉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从消费趋势看,尽管消费数量继续增加,但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因素影响,增长的幅度不会很大;从供应层面看, 受前几年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规模化养殖水平略有提高,整体供应会有所增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膳食结构加快调整, 牛羊肉消费增加是大趋势,供给偏紧的格局短时期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价格也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随着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牛羊饲养由传统的放养向集中圈养转变,势必会增加养殖成本。饲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设施的维护费用等都在增加,尤其是舍饲圈养后,饲养密度加大,发生疫病传染的几率增大,接种疫苗、消毒和药浴的次数增多,增加了防治费用,再加上水电、运输等价格的不断上涨,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牛羊肉价格处于高位。
2.4 贸易展望
未来5年,预计我国牛肉进口继续增加。2012年起,我国牛肉进口大幅增加, 2013年进口量是上年的4.8倍;2014年为29.79万t,不到30万t,较上年增长1.3%,增速放缓。牛肉进口已连续3 年增加,说明我国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但随着生产方式逐渐转变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供需缺口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2014年牛肉进口增速已经明显下降。未来几年牛肉进口价格优势继续存在,为弥补国内供给不足,不排除牛肉进口增加的可能。
未来5年,预计我国羊肉进口趋稳。我国羊肉长期以来一直是净进口,2013年羊肉进口量是上年的2.1倍;2014年不足29万t,较上年增加9.3%,增速放缓;2015年1—5月已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我国羊肉主要进口国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近年来这两个国家年均羊肉产量合计在110万t 左右,出口量合计在70万t 左右,而未来5年受气候等因素影响,预计其产量增加也不会太快。
3 不确定因素
3.1 中澳自贸协定
2015年6月17日,历时10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终于签署。根据该协定,牛肉进口降税过渡期为10年。在实现*自化后,牛肉的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15.5%降为零。澳大利亚是我国牛肉zui大的进口来源国,2014年在我国牛肉进口总量中占45%的份额。未来5年,我国食物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升级,将支撑国内的牛肉消费量,如果国内外价格差继续保持或进一步扩大的话,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牛肉将增加,可能会对国内牛业造成一定冲击,影响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而从长期看,与市场的日渐融合也将倒逼中国牛羊产业尽快升级转型,提升竞争力。
3.2 资源环境
饲草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草食畜牧业较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2014年内蒙古大部分畜牧业主产区旱情严重,为了减轻饲草压力,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户加大出栏量,造成市场上阶段性供应量增加,导致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规模化养殖相对于传统散养方式具有一定优势,但养殖方式的转变也将带来新的问题。随着牛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养殖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牛羊业发展的制约也愈发突出。按照新《环保法》《畜禽污染源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养殖场必须进行环评。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问题将是未来
数年内影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3 生产方式
长期以来牧区牛羊生产方式还是以小规模和散户为主,基本上是“靠天养畜”,沿袭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随着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这种游牧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诸多弊端就日益显露出来,如发展余地小、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经济效益差等。加之牧民受教育程度低,饲养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创新意识淡薄,科技水平不高,会直接影响牛羊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进而阻碍牛羊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要转变肉牛肉羊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但zui终的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还存在不确定性。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发展规模化养殖,关键在于适度
目前人们对适度规模养殖的理解仍存在误区,认为养殖的数量越多, 效益越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关键是把握好不同条件下的合理区间。由于各地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水平等差异较大。因此适度的规模数量也不尽相同。建议因地制宜,不断摸索适合各地区的规模化养殖数量,避免脱离实际、片面追求超大规模养殖,要考虑规模化经营的可持续性。
4.2 延伸产业链条,做到降本增效
目前牛羊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和原始,生产效率不高,产品仍以活体销售和初加工为主,副产品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影响了牛羊养殖效益的整体提升。建议重视培育和扶持或合作社,构建集约化、标准化和适度规模化有机结合的产业发展链条,逐步推进繁育、育肥、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延伸产业链条,降低成本,提益。
4.3 加强质量安全意识,做到优价
我国尚未建立起针对牛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运输、销售及消费等信息的全程追溯体系,对于关系牛羊肉产品质量安全的诸多环节缺乏统一监测。建议打造全产业链生产,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等多重方式从源头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提供“从原产地到冷链运输再到客户餐桌”的一站式服务,积极推动绿色认证、地理标志认证,建设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真正做到优价。
4.4 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我国牛羊养殖总体上以散户养殖为主,仍未摆脱传统的养殖方式和习惯,基本上是靠天养畜,死亡率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建议加大对“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农牧民”等养殖模式的支持力度,加快农牧民与企业或合作社建立互信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市场风险共担,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给农牧民带来的损失。
4.5 完善防疫体系,严格防疫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基层兽医防疫队伍,尤其是村级防疫人员和种群场兽医技术人员较为欠缺。同时防疫机构资金缺乏、检测手段落后、检测设施设备陈旧,疫病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建议充实基层兽医队伍,对兽医从业人员和饲养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力度和兽药等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养殖者的自主防疫意识,提升防控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