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炬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基于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包装综合设计》的教学探讨

时间:2017-10-18      阅读:1033

  对于任何一个具体包装产品,取得订单后必须经历从设计( 内外包装的结构、装潢设计)、制造(选材、成型、印刷等)、检验等环节才能出厂, 出厂后还涉及运输、仓储、使用、废弃或回收等过程,所有这些过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包装制造系统。而成品的质量,不仅与生产工艺有关,还与材料、包装机械的选用,以及设计、环境、管理等相关甚密,需要将全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科学控制。由各相关元素组成的包装制造,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完整的包装生产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每一个独立过程的简单加和,或是某些方面的随意叠加,而是需要在每一个单独的步骤和独立的方面中,统筹考虑对整体包装的影响。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
 
  整体包装设计概念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为客户提供涵盖整个物流过程包装生命周期的*包装方案,致力于减少包装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并尽量提高他们的可再用性,为顾客提供从专业的咨询服务到完整包装方案以及后续相关服务,产品概念覆盖整个包装的生命周期。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 Complete Packaging Solutions, 简称CPS )就是包装供应(制造)商基于产品特性,向用户提供的从包装材料的选取、材料供应商的遴选,到包装方案设计、制作,到物流配送直至面向终端用户的一整套的系统服务,涵盖了包装设计、包装制造、产品包装、运输、仓储、发运直到产品安全到达目的地的各个环节。这种新理念是营销整合和供应链管理在包装行业中的有机融合、充分应用,也是市场经济化竞争的必然结果。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三zui”,即包装的整体性能、成本zui省和流程*。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概念zui早起源于物流业发达的美国,美国的“全包通”公司就是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随着经济化发展,国内陆续有公司开始参与整体包装解决方案,首先倡导包装管理服务的是东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耐帆包装、圣为集团、深圳美盈森、厦门合兴等多家包装服务商也开始为包装用户提供服务。这些公司根据自身服务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探索,基于服务侧重不同,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方案。但总体来看,方案策划原则大体一致,主要包括包装总成本zui低原则;包装材料无毒和减量化原则;包装可重复利用或可回收再生原则。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服务是在整个产品包装生命周期中为包装产品供应商(生产商)、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客户三者之间重新构建业务模式,抛开传统的采购业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可以是包装方案设计开发,也可以是供应链管理或者是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等模式。由于包装企业的特性不同,对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服务的侧重也不尽相同,但目前较为常见的两种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服务模式有包装方案设计服务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与物流行业更为嵌合,对于包装专业的学生来说,从包装方案设计服务模式进行整体包装解决方案zui为合适,故笔者就以包装方案设计的服务模式探讨《包装综合设计》课程的教学。
 
  《包装综合设计》课程简介
 
  《包装综合设计》是郑州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在毕业设计之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产品包装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前期的专业课程,如包装材料学、包装结构与容器设计、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包装印刷、包装工艺学等,都是选取包装专业的某一个方面(如材料、结构、设计、印刷、技术等)进行详细地学习,学习呈线性特征,未对各方面进行有效融合,学生实际上没有系统、完整的学习包装过程。加之后期的毕业设计,学生因选取选择了不同课题方向,客观造成没有机会进行完整的包装方案的学习。因此,有些学生反映包装专业学了四年,缺乏整体认知,感觉没有学到了什么或者不知道如何把每一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起来,融会贯通。换而言之,因为课程设计缺乏整体考量和统筹,客观造成各专业课教师仅针对所带的课程进行授课,各课程间虽偶有交叉,但选取面不同,缺少涉及整体包装方案解决的内容。
 
  另外,由于缺少综合性包装设计教材,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甚至课程流于形式,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不到培养。笔者根据多年本校开设综合设计课程的实践认为,要牢固树立整体包装理念,基于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包装创新为理念,探索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拓展视野,努力构建基于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包装综合设计》教学体系。
 
  包装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
 
  整体包装解决方案要求工作者不能仅注重掌握单一的技能,而应是从产品出发,对包装所用的材料、造型结构、工艺制造,以及包装所经历的流通环境全过程都有一定的认知力和相当程度的掌握。由此可见,包装综合设计课程正是对学生进行一次整体包装解决方案的实践过程。
 
  对于产品而言,包装方案设计必须要满足产品保护、方便使用、利于流通、促进销售等功能。无论是销售包装还是运输包装都需要满足这些功能,只不过不同包装形式其内含的各项功能会有不同的权重要求而已。对于销售包装而言,它更加关注方便使用与促进销售的功能,侧重于包装方案设计的观赏性,属于平面类的包装方案设计;对于运输包装而言,它会更加关注于产品保护、利于流通的功能,侧重于包装方案设计的保护性与流通性,属于工程类的包装方案设计;所以不同类型的包装企业在选择包装方案设计服务模式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时,其重心必然有所不同[5]。这也就要求在包装方案设计时,围绕设计主体,合理确定包装重点,有序开展包装方案设计。
 
  3.1 以“课题制”教学模式布置综合设计任务
 
  主讲教师以课题的形式给学生布置设计任务,如“XXX产品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鉴于需独立完成所有的任务,要求学生们对所有专业课都必须精通,所以引导学生基于互补原则、自由组合,以小组(2-4人)为单位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围绕设计主体,根据自己对各门专业课的掌握情况合理进行分工,在设计说明书上明确每个组员的负责内容,既可强化学生责任落实,又便于教师客观评定个人zui终成绩。
 
  3.2 任务的实施模块
 
  根据整体包装解决方案中的“方案设计服务模式”,把《包装综合设计》课程划分为以下四大任务模块:准备工作、设计过程、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zui终效果评价。
 
  3.2.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一般要求全体组员参与,主要任务有:
 
  (1)分析产品的特性。任务的实质是设计产品的包装,首要一点就是必须了解产品,正所谓“知己知彼”。只有认真了解产品的特性,如产品的形态、形状、质量、强度、结构、价值等,特别是与包装密切相关的一些理化特性,才能在确定包装方案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具体到每个小组内,要求每位成员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提出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特性,再集中讨论确定。
 
  (2)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此产品市场上或概念中现存的所有包装形式、销售对象、货架寿命、新的包装工艺以及与此相关的国家和标准等方面内容,为后期的设计打下基础,以防“闭门造车”。调研的形式有查阅资料、市场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要求组员全部参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精神。
 
  (3)分析物流环境。商品各种不同的物流环境会对产品的质量带来不同的影响,如装卸条件、运输条件、仓储条件、流通地区的气候条件等都会影响产品的包装方案的选择。针对这方面,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物流环境条件,也可由学生自己设置流通环境,突出现实性,提升全真模拟成效。
 
  3.2.2 完整包装方案的设计
 
  在准备工作完成后,下面才真正进入方案设计阶段。这部分任务既有团队全员参与,也有学生独立完成的部分。首先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包装方案的定位,然后头脑风暴法画出大致的草图;选择可使用的材料;经过不断的思想碰撞和充分的草图讨论,zui终确定产品的包装方案。这中间可能会出现方案确定后重来的反复过程,耗时较长。但这个过程也zui能考验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提升团队意识。
 
  整包装体方案中包含内包装、中包装、外包装(如销售包装)、运输包装(纸箱、托盘、集装箱等),每个包装又分别涉及到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包含尺寸)、造型设计和装潢设计。整体设计方案的工作量非常大,头脑风暴法确定好每个具体的包装方案后,各组员可以分工完成各部分的包装设计任务。整体方案的包装设计可以“由内到外”,也可以“由外到内”,但必须突出“性能、成本zui省”原则,各部分的尺寸一定要设计合理,确保装箱利用率*,以降低物流成本。
 
  3.2.3 包装工艺规程的制定
 
  包装工艺规程就是把包装工艺的内容按照一定的格式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便于计划和组织生产,提高包装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的工艺规程还可以交流和推广。由于包装工艺的规程一般从工厂的实际条件出发制定,如果学生的课题任务有合作厂家就以合作方的工厂条件为基础,没有实际厂家就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制定理论的包装工艺规程。
 
  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就是把前期的整体包装设计方案如何通过工厂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主要内容是以工序为单位说明产品整体包装的工艺路线,包含每一道工序的名称、包含的工步、包装材料、包装设备及时间定额等;工序间包含检测装置和缓冲装置等。
 
  包装工艺规程主要考察学生对包装工艺学知识的掌握,这部分可以引导学生安排其中一位小组成员列出大概的流程,然后全组在集中讨论各个工序的合理性,查漏补缺,集合大家的力量,制定出比较完善可行的包装工艺规程。
 
  3.2.4 方案的评价
 
  方案的评价主要是对前期整体包装设计的效果评价,对于课程来说更多的只是从理论上评价。当然,如果设计同产业有结合,方案的实际效果评价通过实际的生产得出更为有效。《包装综合设计》中方案的评价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整体包装设计方案的理论效果评价,另一个是任课教师对学生此门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即成绩评定。
 
  理论效果评价根据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选修的技术经济学和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关理论,可以有选择有侧重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技术经济分析和环境评价。相对来说,这部分内容超出了学生的专业范围,没有实际的企业作为实践对象,缺乏定量的数据支撑,可相应简化要求,仅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理论知识定性的分析其设计的经济效果和环境影响。
 
  课程成绩的评定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zui终答辩时由教师和学生代表(5-10人)以客户的身份给予评价,取平均分为每组的基础成绩。教师再结合每位学生的平时表现,确定每个学生的zui终成绩。
 
  3.3《包装综合设计》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学生进入整体包装设计前,由主讲教师讲授2-4课时的相关背景知识,如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包含的任务模块、学生如何分组、分配设计任务、明确完成时间和效果等,使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如何去做。
 
  (2)调研法。在整体包装设计方案进行之前,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和市场调查,锻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后续的设计打下基础。
 
  (3)讨论法。成立任务小组,对产品包装的定位、设计方案的制定等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讨论往往决定了zui终的整体包装设计方案。
 
  (4)答辩点评。在整体包装方案确定之后或课程结束前,利用课堂让各小组进行答辩,教师根据设计内容点评各种包装案例,如包装的结构、色彩搭配、印刷方式的选择、工艺流程的完善等。点评可以采取先学生点评或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后教师综合点评模式进行,以达到课堂的交互效果,增强课堂的学习气氛。
 
下一篇: 熟食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的预防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