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吉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豆制品废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说明

时间:2021-07-01      阅读:486

豆制品企业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黄豆的浸豆、泡豆及压榨废水和冲洗废水,该废水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强,是污染环境的高浓度废水。废水的污染物大都为可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达到0.6—0.7,废水的C∶N∶P平均为100∶4.7∶0.7,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对于该类型的废水的处理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相关参数的合理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豆制品废水主要由泡豆残余水、黄浆水及生产清洁用水组成。每种废水污染因子的针对性较强,针对每种废水的治理工艺成熟可靠。

豆制品废水的特点:废水的排放相对集中,有机物浓度高;适宜于生物法处理,BOD/COD之比高,达到0.5~0.7;有毒有害物质很少。

工艺流程说明:

生产废水通过拦截格栅*入初沉池,拦截格栅可以去除废水中的较大固体杂物,废水自流进入初沉池,经过初沉后去除豆渣悬浮物,其中豆渣等悬浮物压滤成块做燃料或者饲料。初沉后的水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中均质均量,以满足后续工段的连续运行。

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厌氧区内,进水在厌氧区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连通口依次流入缺氧区A段、生物膜区、出水区,出水区混合液通过硝化液回流管回流至缺氧区前端,硝化污泥回流管回流至厌氧区前端。

反应机理:A段DO不大于0.2mg/L,O段DO=2~4mg/L。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充足供氧条件下,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3-N(NH4+)氧化为NO3-,通过硝化液内回流至A池,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NO3-还原为分子态氮(N2)完成脱氮过程。生物膜区内悬浮载体填充率为30-67%,所述生物膜区DO在1-8mg/L;所述出水区内膜通量18-25L/m2/h。

A2/O系统出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主要起到泥水分离作用及向系统回流污泥,为达到满意的沉降效果,采用设计合理的表面负荷、沉降速度、污泥斗倾角,避免死角,缩短污泥在池内停留时间,保证澄清效果和泥水分离效果。污泥池主要储存系统剩余污泥并起到消化污泥降低体积的作用。消化后污泥定期由环卫处吸粪车外运处理。二沉池出水到消毒池,加消毒剂消毒后进入清水池,达标排放利用。

上一篇: 食品废水如何处理呢?有哪些处理方法? 下一篇: 怎样处理食品加工厂产生的废气?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