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麦哲仪器有限公司

免费会员

收藏

我国目前涉及面广的生态建设工程

时间:2013-06-22      阅读:180

退耕还林(草)是指在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粮食生产,进行柏树或种草的生态治理活动。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我国垦殖交的重大转折,也是我国目前投资量大、涉及面广的生态建设工程,包括25个省区、2280个县区、1.23亿农民。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对故善我闰生态脆弱区的植被覆盖、减少水上流失发挥了巨大作用,也给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例。
陕西省是全国退耕还林(草)上程面积大、早试点的省份之一。1999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区域内34个县(市、区)全面启动,2001年丁程范围覆盖延安市13个县(区),延安成为个市级试点,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草)覆盖全省10市的103县(区)。陕西省退耕还林库)工程分布主要在阳b瞄林、延安两市),占全省任务的49%,陕南(安康、汉中、商洛二市)占全省任务的28%,关巾地区占全省任务的23%。陕西省经过多年生态治理实践.尤其是迟耕还林(草)后,创造了不少典型模式,如吴旗县的“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米脂县“四个1上程”、米脂县高西沟村的“三三制”、安塞县纸坊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和榆林沟“坝系农业”等c实践证明.迟耕还林(革)对实现西部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扩大广森林圃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降低了水土流失面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营造丁良好的人居环境等力顶。
自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草)丁程以来,退耕还林(草)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学术界与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家纷纷从不同学科(农学、土地利用、生态学、经济学等)和小同尺度(国家、区域、县城、农户)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结果。R金芝等(20l0)利用全日数据采用逐步迭代的方式分析了1997—2006年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认为退耕还林(草)下程对粮食产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东部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负面影响较大,而对于西部水土流失区粮食生产影响较小。目前对退耕还林(草)丁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对区域粮食安全没有大的影响;土地面积测量仪对退耕还林(草)工程位区域耕地面积进行测量,得出其面积减少,致使粮食总产量下降.对区域粮食安全有较大的影响。
目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实施10多年,国家需对退耕还林(草)丁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其中对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是评他的重要方面.但R前的研究上作主要是一些典型案例点的研究,从不同时空尺度开展的研究尚个多见i另外研究仍停留在退耕还林(草)丁程与粮食产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尚未充分考虑到人口、耕地、粮食和经济之间协调发展关系,而退耕还林(草)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更为全而地分析与界定c因此,本章通过对陕西省不同尺度(省、市和县)退耕还林(草)与粮食生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讨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区域粮食生产与粮食女全的影响。更多仪器信息:GPS面积测量仪/土地面积测量仪 http://www.grainyq.com/product/775.html

上一篇: 比色计记录型和数字显示型装置的区别 下一篇: 氮素形态对玉米根际氮磷养分转化的影响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