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技术的突破:光动力灭菌技术

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2024-10-17 • 868阅读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是食品加工行业的重要基础,只有保证了食品安全,才能确保产品是可食用的。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食品杀菌技术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其贯穿于整个食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原材料的保鲜、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终端产品的保质期等都离不开食品杀菌技术的支撑。换言之,如果没有了食品杀菌技术,就没有成熟的食品工业体系。
 
  食品杀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为对象,通过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杀菌及除菌,达到食品品质的稳定化,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细菌在存活数量,避免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
 
  杀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
 
  常见的杀菌技术有加热杀菌、超高压杀菌、超高温瞬间杀菌、巴氏杀菌、微波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化学杀菌等多种方式。当然,食品杀菌是个复杂的工程,并不是杀灭微生物就可以,而是在保证灭菌的前提下,还能保证产品的适口性和营养性。因此,食品的杀菌需要根据物料的种类、形态采取合适的杀菌技术,才能保证食品的品质。比如,牛奶就需要用巴氏杀菌法才能保证安全和营养的兼具。
 
  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杀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新型杀菌技术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比如等离子体杀菌、光动力杀菌等。光动力技术是利用光敏剂、氧气和可见光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活性氧物质,活性氧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损伤细胞结构或影响细胞功能,以灭活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光敏剂暴露于可见光后,可在微生物细胞内累积大量的活性氧物质,活性氧物质通过破坏其生物靶分子的结构,引起有害微生物细胞的损伤,甚至死亡,从而达到抗菌目的。
 
  光动力灭菌的机制
 
  光动力灭菌运行的基本条件有三种,光敏剂、光源和氧,其中光敏剂是光动力杀菌技术的核心。光敏剂是指一种能够吸收光子而被激发的物质,它可以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另一组分的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它本身回到基态。光敏剂应具有以下特点:(1)低暗毒性,对环境友好;(2)在样品体系中溶解度高;(3)能被特定波长的光源激发,在激发光谱区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4)具有足够长的三重态寿命以确保与周围物质充分反应;(5)能够产生高浓度ROS,对目标微生物破环性强,对机体无毒副作用;(6)稳定性强,易于保存。
 
  目前光敏剂已经经过三代的迭代,第一代为卟啉类化合物,第二代包括卟啉衍生物与金属酞菁、稠环醌类等化合物,相较于第一代其光敏期更短,作用的光波波长更长、作用深度更深。第三代PS是在传统PS的基础上结合了相关特异性因子。光动力灭菌主要抑菌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破坏微生物结构和功能以及保护细菌的生物膜。光敏化作用会对微生物细胞结构造成损伤,如质膜透化、细胞内容物流出等,促使微生物代谢紊乱和死亡。另外,还会破坏微生物生物膜生物分子、调节生物膜的基因表达、破坏与降解胞外聚合物等,降低微生物的防御力;二是氧化细胞内大分子物质。过程产生的活性氧会通过持续的氧化损伤来破坏菌体中核酸、蛋白质及脂质等生物大分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此外,光动力灭菌过程还会通过抑制群体感应、弱化毒力因子等方式促进灭菌过程的进行。
 
  光动力技术的发展
 
  其实许多细菌和真菌天然含有内源光敏剂,如卟啉、核黄素和细胞色素等,也就是内源性光敏剂。大多数时候,食品的物料是积压重叠状态的,通过穿透性的光源激发内源性光敏剂的作用,能够深层次的杀灭微生物,提高食品灭菌的效果。比如470~490 nm波长的光源就可激发内源性核黄素的杀菌作用。外源性光敏剂研究较多的是姜黄素,姜黄素的光吸收峰在400~500 nm,可以被波长<500 nm的蓝光激发,进而对食品中的微生物产生杀灭效果。
 
  从灭菌效果来看,如何提高光敏剂的分散效率是提升灭菌效果的关键,毕竟大多数食品并不满足于表面的灭菌。针对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的问题,有学者通过将姜黄素进行阝-环糊精包埋处理,显著提升了姜黄素的水溶性和利用率,并且证实了姜黄素-β-环糊精复合物在蓝光照射下也能产生活性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有更强的杀菌效果。
 
  目前,食品杀菌用的光敏剂选择非常有限,既要保证效果,还要保证合规性。比如之所以大量研究都选用姜黄素,就是因为其可以在食品中有条件的合法添加。由此看来,光敏剂是决定未来光动力杀菌技术能够走多远的关键所在。
 
  作者简介:慕慕,食品科学硕士研究生,长期致力于食品工艺与配方的设计与研究,现主要从事肉制品的研发。
 
  来源:食品加工包装在线
 
  转载要求:如需转载,请联系食品加工包装在线小秘书,并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热门评论

下一篇:我国在牛奶中红外光谱仪器标准化领域研究取得突破

相关产品

马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