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订量:
洁净室技术常识
无锡清溢净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地处以上海为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无锡,东距上海100公里,西去南京150公里,水陆空立体交通方便快捷。本公司专业从事医药GMP厂房和电子厂净化系统工程,是一家拥有国家空气净化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属净化行业高资质),同时承接酒店、宾馆、公寓、工业企业用*空调安装的设计和施工,工业机电安装(包括水电气系统,强电弱电,智能控制系统)。
我公司前身为无锡洁净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具有净化空调、电子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艺管道、电气仪表、建筑智能以及净化工程相关产品、*空调设备、钢结构、彩钢板制造安装、环氧自流坪等多种专业施工能力,特别是在超大面积净化厂房及其工艺设备安装、彩板结构、特种管道施工等领域中有*的专长,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拥有良好的声誉。代表性的工程如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金日集团、丽珠集团苏州新宝制药厂、黑龙江三勒制药有限公司、国防科工委901所、徐州科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我们的客户遍及大江南北,从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到世界屋脊的云南、西藏,山东、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都有我们的工程。
衷心感谢国内外朋友的真诚合作和大力支持,公司愿为各界朋友提供*的优质服务。
洁净室技术常识
首先,必须进行设计并建造出洁净室。为此,必须考虑:
(1)应采用什么设计标准;
(2)做何种设计平面布置图、使用何种建筑材料;
(3)如何向洁净室提供各种设施。
其次,洁净室已安装好并工作时,必须测试其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应在洁净室的寿命期中继续对其进行监测,以确保其仍然达到规定的设计要求。
后,洁净室必须正确运行,这样所制造的产品才不至于受到污染。这就要求从人员与材料的入场,到服装的选择、洁净室的规定、洁净室的清洁都必须正确地予以实施。
2、洁净室的由来
早期,*批洁净室早出现于医院。劳得·李斯特意识到细菌可引起外科伤口的感染,这就是他的历史性贡献。他想到,从手术室中清除细菌应可防止感染。这就是一批洁净室的科学理论基础。
李斯特在19世纪80年代使用杀灭细菌的饿灭菌剂(酚),大大降低了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家医院手术室的感染。他把酚于科研、伤口、外科医生手上,并将酚喷撒于空气中来防止空气传播的感染。
图2.1是1889年拍摄的一组外科医生的照片。这些苏格兰阿伯丁家医院的外科医生使用李斯特喷雾器,向手术室的空气中喷洒酚。这张照片有几处很有意思。虽然李斯特喷雾器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但对减少悬浮细菌其作用恐怕是微乎其微的。照片中右数第3人是外科医生奥格斯顿。是他发现了*。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引起伤口败血症的罪魁祸首。看一看当时穿着的服装式样颇为有趣。这些照片恐怕是摆好姿势后拍照的,但仍可看出那时进行*是不穿灭菌(甚至是>洁净)*的。外科医生做手术时常常一件旧的、长外罩工作服,上面沾有脓血和细菌。他也可能穿件带袖围裙或长外衣,但这是为了保护医生自己不沾血液,而不是为了保护病人不受细菌感染。
图2.1 使用李斯特蒸汽喷雾器的一组外科医生
图2.2是19世纪90年代拍摄于苏格兰爱丁堡家医院一张照片。工作在现代洁净室的人们一定会在很多方面对当时的*感兴趣。从照片左上方的气灯及照片中的其他物件,就可以判断出照片的年代。可以看到外科医生穿着长袍式*,但没戴手套、帽子、口罩。手术室中的背景为观众席位。成群的医学学生在这里观摩手术,但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扩散细菌。正是由于这种观众席的设置,使得世界上很多地方仍把手术室称为“剧院”。手术室地板为暴露的木质地板,洗手池、容器、暴露的管道都反映出那个年代对污染控制几乎一无所知。
图 2.2 19世纪90年代后期的手术室
劳得·李斯特使用了一种杀菌方法来减少伤口败血症。他用杀菌剂杀灭绷带上、外科医生手掌上、手术室环境中的细菌。李斯特的前助手威廉母·梅斯万先生继李斯特成为四拉斯哥大学外科教授。他与德国和美国的一些外科医生一起,按李斯特的研究方法,创立了无菌技术领域。无菌技术不是试图杀灭侵入伤口的细菌,而是防止其碰及伤口。为此要将科研和绷带煮沸,外科医生和护士必须严格地“搓洗”手掌以清除细菌。到1990年,开始使用外科手套、口罩、*,并可在手术前用蒸汽灭菌,不过温度和压力低于当前的水平。这些方法就是当今洁净室技术之根基。
图2.3是1907年前后拍摄的爱丁伯家医院手术室的照片,它与图2.2的照片形成明显对照:已经有了电。但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外科医生已戴着手套和口罩,而口罩则是戴在鼻下。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人们才认识到把口罩戴到鼻上更佳。那时也有了便于消毒和清洁的水磨石地面和帖面墙。
图2.3 1907年手术室中的无菌防护措施
3、通风手术室的由来
虽然过去的手术室有其类似于现代洁净室的污染控制方法,但它不具有使用过滤空气进行强制通风这一现代洁净室的重要特征。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医院的环境温度控制很少使用人工通风。而且随后的应用与其说是为了污染控制,不如说是为了舒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结束后,医院的通风才明确用于污染控制。当时研究了战争期间潜水艇、防空洞、军营中等人群密集场合的空气感染问题。微生物战需要通过空气传播微生物,对此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发明了悬浮细菌采样器。二战期间,还研究了房间的通风与粒子空气动力学的特性。
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影响紊流洁净室性能的大多数原理已经明了。同样已成为定论的是:人是悬浮细菌之源。细菌大量散步在皮肤上,松散纺织成的棉质服装对防止细菌扩散无能为力,所以对密织面料的需求提上了日程。
1960年,英格兰的布劳尔斯和克鲁尝试在米得尔斯伯勒市手术室布满整个吊顶的散流器获得下行运动的“活塞”式气流(即单向流,尽管当时不这样称呼)。但其低速流不幸被来自人员和手术室灯的热气流以及人员的活动所破坏,因而无法实现良好的单向流。这就是当约翰·强利教授(在赫沃空调公司的协助下)决定改进其在英国曼彻斯特附近惠灵顿医院手术室的通风时的情况。
洁净室技术常识